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亟须金融机构的源头活水,而企业信用记录缺失带来的担保难、融资难成为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弘毅金企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调查发现,中小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完善信用信息,增强融资能力,“抱团”突破发展瓶颈。
我国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它们的信用状况直接决定着民营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须强化诚信意识,建立健全信用制度,营造‘诚信兴商’的良好氛围。”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民在2017全国中小企业家活动日上说,行业协会对于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有积极作用。
弘毅金企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300多家企业样本中,95%以上为中小企业,普遍资金严重缺乏,65%的企业因为信用问题,造成担保难、融资难。
“企业信用差表现为随意违约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签订的50多亿份合同中,履行率只有50%,合同交易只占经济交易的30%。因信用缺失导致我国企业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王民说,企业信用缺失还表现在逃税、漏税,逃避银行债务等方面。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是根据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水平程度来确定的。”弘毅金企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表示,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缺少信用管理机构和人员,信用信息的档案管理更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