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服务项目 管理体系 合作企业 政策法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第二批银行存管“白名单”在路上 银行存管增信效果已减弱

继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首批存管银行“白名单”后,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一位接近测评人士处获悉,截至目前,70余家银行向协会申请测评,近20余家机构已完成第二轮测评,正积极进行整改中。虽然市场对于存管白名单期待颇高,但在分析人士看来,存管银行通过测评是平台合规整改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平台就拿到了“赦免令”。

20余家银行已完成二轮测评

9月20日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站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公布了25家银行发布的“关于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声明”,标志着首批通过协会测评的存管银行名单正式出炉。

对于存管测评工作,有接近测评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存管测评工作按照“标准统一、质量优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序开展,目的是促进存管银行合规开展存管业务,解决“联合存管”、“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等问题,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目标。

“截至目前,70余家银行向协会申请测评,近20余家机构已完成第二轮测评,正积极进行整改。本次通过测评银行完成信息披露后,根据测评流程及进展情况,后续协会将按照‘合格一家、披露一家’的原则,组织通过测评的商业银行及时进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相关信息的披露。”上述人士说道。

多位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行业的角度,虽然资金由银行存管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网贷平台运营失败和倒闭等问题,但是在资金路径合规性等方面无疑起着引导行业走向合规的重要作用。

中小银行仍是存管业务主力军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存管银行白名单首批25家银行中,主要以中小城商行为主,国有大行仅建设银行一家,此外,还不乏百信银行这样的直销银行。对国有银行网贷存管业务量较少的原因,薛洪言指出,系统评测是针对已开展存管业务的银行展开,前期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开展网贷存管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数量有限,所以多数不在白名单中。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9月17日,共有775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8.59%,这639家上线存管的平台主要分布在52家银行中。其中,一家东南部地区城商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上线的P2P平台达到73家之多,占上线银行存管平台总数的11.42%,却没有出现在首批白名单中,这也引发了业内的关注。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该银行相关人员,该人员称:“不清楚具体业务进展。”

银行存管增信效果已减弱

存管银行白名单的系统测评声明已经公示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要看是哪几家银行,更要看是哪几个网贷资金存管系统在白名单中。网贷专栏作者“肥皂”认为,“2017年出台网贷平台银行存管政策后,很多银行都上线了存管业务,让人真伪难辨。银行存管白名单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能够在今后帮助出借人认清存管真伪。但是,在白名单内的银行和网贷机构未必合规,不在白名单内的银行和网贷机构也未必没戏”。

另外,经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5家通过测评的存管银行中,有20家银行各有一个网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另有5家银行各有两个网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这5家银行分别为:北京银行、建设银行、恒丰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海口联合农商行。

需要指出的是,存管银行通过测评是平台合规整改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平台就拿到了“赦免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网贷机构以银行存管为噱头的增信行为。去年8月,银监会向各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九条要求:委托人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中,除必要的披露及监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用存管人做公开营销宣传。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在线客服        【关闭此页
版权所有@中票信用增进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号楼416室
京ICP备20210399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