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服务项目 管理体系 合作企业 政策法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央行出资增信民企债融 扶持民企思路出新

民营企业再融资难度上升正在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随后央行发布公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内容。央行称,将会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提供部分初始资金。

作为支持民企融资的创新性尝试,央行通过先行资金投入来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在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级与债券部分析师卢菱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央行尚未明确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涉及的央行出资方式、支持民企的范围等问题,仍需等待相关配套细则落地,观察其具体实施情况及效果。

从资金需求入手

根据媒体消息,人民银行将向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提供100亿元人民币,为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

记者了解到,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中小企业及低信用级别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信用增进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10月26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如果上述情况属实,表明政府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出现了新思路,开始从资金需求方着手,增进其信用水平,降低资金供给方的担忧,提高资金供给并降低资金价格,从而较好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包括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在内的多个部门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具体措施。

从人民银行来看,截至10月15日,今年已经实施了4次降准,共释放约3万亿元流动性,促使银行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放贷。今年6月,央行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并于近期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但现实中,民营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情况并不乐观。

学术财经研究院研究员孙树强告诉记者,在当前背景下,虽然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宽松,但银行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放贷意愿并不强,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下降。

这一观点也和上述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观点相似。

该人士表示,从商业银行等资金供给机构的角度讲,首先担心的是在提供信贷之后是否能按时收回本息,而从资金需求方民营企业来看,普遍信用等级不高,甚至很多民营企业没有信用评级,这造成了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之间不能顺利衔接。

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去杠杆、严监管、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粗放型增长的民营企业资金接续困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债券和银行贷款违约不断。

从数据来看,截至9月末发生的债券违约主体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出现了民营企业扎堆违约的异常现象。

避免风险传导

“金融市场之中,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外部性,部分民营企业违约对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融资产生了负外部性效应,降低了资金供给主体的风险偏好,使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也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飙升,经营形势举步维艰”。孙树强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统计发现,受融资环境收紧影响,今年以来违约风险持续抬升,年内新增29家违约主体,其中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部分企业更是上市公司。

穆迪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违约的企业中多半是因前期过度融资扩张导致杠杆率水平推升,在外部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自身现金流无法覆盖到期债务进而发生违约。

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市场目前还缺乏信用违约互换等对冲信用风险产品,加上有些民营企业的透明度不足,投资者往往就完全避开民营企业的债券,令一些基本面还可以的民营企业也面临融资困难。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在违约风险加速暴露的情况下,央行此举对于提振市场信心、修复市场风险偏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多位评级机构人士分析,央行增信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有助于投资者在定价和风险管理上细分民营企业的风险,使他们有信心把资金投放于行业龙头以外,但信用质量还可以的民营企业。

“如果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很好地发挥了信用增进作用,使风险缓释工具与民营企业债券的发行相互配合,将会使受到违约冲击的金融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对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提供债券融资精准支持,促进民营企业经营实质性改善。”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

对于部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来说,央行出资增信,一方面可减少对关联企业的负面影响,防范信用风险在企业间扩散,另一方面对于维护市场稳定、降低对市场的负面冲击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此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提到要纠正为了所谓“个人安全”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

同日,央行发布两篇公告表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提出要再增加1500亿元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支持金融机构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小微、民营企业进行信贷投放,同时提出要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并明确了相关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修复对于改善民企融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效果显现并不会一蹴而就,这一过程中监管的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就显得尤为重要。”孙树强说。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在线客服        【关闭此页
版权所有@中票信用增进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号楼416室
京ICP备20210399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