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急需资金流转的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通过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称“盈创动力”),成功获得500万元融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让企业感到惊喜的是,与过去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这一次融资不仅审批时间短,放款快,融资成本也足足少了20万。企业惊喜的背后,是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创的“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发挥了大作用。
众所周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一座“大山”。长期与这些中小微企业打交道的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超就深有体会。“以成都高新区为例,区域内有很多科技型企业,其轻资产模式,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而另外一些处在成长初期的企业,因缺乏抵质押资产、体量小、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困境依然存在。加之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愈发严重。”因此,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在全国首创“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创新企业融资评价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通过信贷审核,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这项创新举措成效如何?杨超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10月底,成都高新区共召开政策性产品“党建增信”融资项目评议会13次,为150家企业评议项目申请贷款金额共计8.9亿元,评议企业中有83家企业获得“党建增信”加分。其中,政策性贷款产品的“党建增信”业务累计为区内50家企业提供了超3.1亿元规模的债权融资。
“放款时间缩短了,融资成本也降低了。”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负责党建工作的行政总监杜静涛道出来自企业的直观感受。据悉,受益于“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此次贷款的融资成本仅为4.35%的基准利率,较过去的融资成本降幅超过10%。“直接为企业省了20万元。”杜静涛笑着说。值得关注的是,在“党建增信”融资模式下,企业融资由“难”向“易”转变,党建积极性也由“低”向“高”转变了。
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杨超介绍“党建增信”融资模式相关情况。
四川新闻网:请您介绍一下“党建增信”融资模式的探索背景。
杨超:成都高新区作为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不断加强科技金融创新,由管委会下属国有独资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投资打造了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和增值服务,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即“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经验之一。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找到一个新突破口,盈创动力针对服务对象进行样本分析。我们发现,那些设立了党支部的企业,获取贷款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远远超过了45%的平均水平。通过走访我们还发现,党建工作搞得比较好的企业,获得的融资贷款额度平均可达1300多万元,也远高于盈创动力服务对象中500万的平均融资额度。那一刻我们意识到,党建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的征信手段之一。于是,我们便创新企业融资评价方式,通过“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帮助企业更好地通过信贷审核,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川新闻网:从具体实施情况看,“党建增信”融资模式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杨超:盈创动力将申请贷款企业的党建情况纳入目前运营的“成长贷”“新创贷”“壮大贷”“园保贷”等政策性产品贷款评价模型,在原有的评议指标基础上,增加“党建增信”指标对企业进行加分项评议,通过“党建”对企业进行增信,同时引导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将“党建增信”与知识产权、股权、商标专利等一起作为有效反担保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通过信贷审核,以进一步缓解融资难问题。
针对部分非公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物以及订单、股权等非实物抵(质)押物相对缺乏的实际,引入“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建立新经济企业库、风险资金池,摸清企业的基本情况,降低非公企业融资门槛、融资成本和抵押物要求,帮助党建工作优秀的企业通过相关指标得到信用加分,提高贷款成功率,并享受银行基准利率和政府贴息等普惠金融服务。
同时,盈创动力还成立了“党建增信”管理办公室和推进办公室,负责“党建增信”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党建增信”项目评议中,由成都高新区召集技术专家、市场专家、风投专家、信用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项目评议机制,并根据项目评议会意见出具“推荐函”,向银行、担保方推荐,并对通过评议的“‘基层党组织’新经济企业库”项目给予备案登记。同时成立推荐办公室,推荐“党建增信”企业。“党建增信”融资模式的介入,也得到了银行的高度认同,缩短了获得“党建增信”加分企业的融资时间和成本。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获取难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增加党建这个评议指标后,企业成功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比如,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按以往的评议指标看,若它的征信差了一点,就难以申请到贷款。但如果它的党建工作做得好,在评议中得分高,加上这个分数综合审核,就能申请到贷款了。“党建增信”指标主要依据“是否设立党支部”“公司党员占比”“公司管理层党员人数”等情况,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加分项评议。
四川新闻网:目前“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实施成效怎么样?
杨超:截至10月底,成都高新区共召开政策性产品“党建增信”融资项目评议会13次,为150家企业评议项目申请贷款金额共计8.9亿元,评议企业中有83家企业获得“党建增信”加分。其中,政策性贷款产品的“党建增信”业务累计为区内50家企业提供了超3.1亿元规模的债权融资。
在“党建增信”融资模式下,企业实现融资由“难”向“易”转变,成都华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在10天内便获得了成都银行信贷放款,较过去缩短20天。
企业党建积极性由“低”向“高”转变。四川大家医学检测有限公司、成都金本华电子有限公司、成都天合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9家非公企业开始着手筹备建立党支部。而成都中科大旗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还因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党建活动开展得力、党员技术骨干发挥作用明显,获得了“党建增信”加分和“成长贷”“园保贷”“新创贷”等融资支持。
“党建增信”融资模式通过把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信用挂钩,将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并对党建工作进行量化评价,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初步构建起了“企业党建—企业信用—银行授信”联动机制,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党员管理服务制度化和党建工作开展程序化,使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四川新闻网:下一步将如何完善“党建增信”融资模式,以持续提升其价值?
杨超:下一步,盈创动力将持续完善基层党组织诚信档案。对备案企业党组织党员信息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组织生活等党建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形成“党建增信”信用库,逐步建立基层党组织诚信档案,既实现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方面有的放矢,同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息补贴,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引导金融机构将企业党建登记备案与知识产权、股权、商标专利等共同作为有效反担保措施,持续提升“党建增信”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