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旬,奶业巨头上市公司伊利股份(600887)发布了一则信心十足的回购方案:
拟使用自有资金以不超过35元/股的价格回购本公司1.52亿股—3.03亿股的股份。回购的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是2.50%—5.00%
伊利的大手笔回购让许多人惊叹。要知道,当时伊利股份的股价还在30元附近徘徊,而35元/股的位置是伊利上市以来从未达到的高点(前复权),如此高额的回购上限价格无疑把市场对其的预期拉高了不少。
券商的研究员们显然相当中意伊利的回购,18家券商在4月份给出了18份研究报告,表示对此次回购的看好。
于是在伊利、研究员和股民的共同努力下,伊利股份的股价开始上行,震荡上涨至7月初的34.66元/股的历时新高位(前复权),刚好卡在35元/股的下方位置。
而在本次回购的进展中,伊利也没有让人失望,据公司7月26日披露的公告,伊利股份今年已通过竞价交易累计回购1.83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 3%,成交的均价为 31.67 元/股,支付总金额57.93亿元。据统计,本次伊利股份回购的金额比2016年A股全年的回购量还要多。
就在市场为伊利真金白银的巨额回购竖大拇指的时候,昨日晚间伊利股份突然发布了一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草案公告,让公司的巨资回购突然炸雷。
这则公告的意思很简单:伊利股份计划将回购完成的1.83亿股用作股权激励,拟向包括董事、高管在内的474人授予1.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而授予价格则仅为15.46元/股,比公司回购的价格和昨日的价格便宜了50%左右。如果按现价卖出,这474人相当于净赚23.13亿元。
据最新资料,伊利股份有5.6万员工,这意味着本次授予比例只有0.85%,可想而知本次股权激励的对象的主要成分。在这474个股权激励对象中,仅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一人就可以以5折价格获得6080万股公司股份。
有投资者对伊利股份的操作义愤填膺:
凭什么他们可以5折买股?这显然是利益输送。
从伊利股份今日股价表现上也可以感受到投资者们用脚投票的恨意。今日开盘伊利股价便以-6.20%大幅低开,盘中不断震荡走低多次逼近跌停,最终收报28.10元/股,涨跌幅-8.80%。
不过无论是股权激励还是回购股份,这对公司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同时根据证监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授予价格应是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或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如此看来,伊利5折股权激励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据了解,伊利股份的问题是出在股权激励背后的业绩考核指标上。
根据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公告,本次通过激励折价获得股份的公司人员需要完成5年的考核指标才可以解除限售。
考核指标主要以业绩为主。公告显示,股权激励限售股分五期解禁,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19-2023年必须完成净利润不低于8%、18%、28%、38%、48%的增长,同时设定2019-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
值得注意的是,后面这些38%、48%的增长看似很高,但其都是以2018年为基数,并不是以上一年业绩为同比。有媒体给伊利算了一笔账,按照考核指标,未来5年公司业绩的平均增速仅为9.6%左右。
而通过查看伊利股份往年业绩增长,其过去5年净利润增速度约为15.1%,如此来看伊利要达成业绩似乎并不困难。
另外,公司设定2019-2023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5%,而过去5年中,伊利股份已实现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3.85%、23.99%、26.29%、24.91%和24.29%,设定值与公司之前的历史数值相距明显。换句话说,我们的大白马伊利股份只要不搞事情,基本可以轻松完成业绩指标。
考核指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图的考核指标下,伊利股份加了几行小字:上述“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中所涉及的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的净利润,并且剔除本次及其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
伊利股份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是58.78亿元,后面计算还要扣除本次股权激励的费用,这让本身就没有难度的业绩指标又容易了不少,叠加5万余人的大公司仅只有474人获授5折1.83亿股份,很难不让人去揣测这只奶业大白马身后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