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服务项目 管理体系 合作企业 政策法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稳增长继续加力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稳增长”仍是明年工作的重要方向。政策将把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解决预期偏弱等突出问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疫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扰动趋势性缓解后,国内经济增速将出现反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明显增强,这也是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扩大有效需求为发力点

  “在党的二十大定调之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而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明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消费和有效投资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基于海外需求不足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明年出口高增长状态或难以为继,扩内需至关重要。“扩大内需将是有效需求,是满足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低效重复建设的老路不会再走。”张瑜说。

  为实现稳增长等目标,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王青表示,考虑到短期内疫情对宏观经济还可能存在一定扰动效应,房地产行业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2023年经济增长动能很可能前低后高。加之明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明显减弱,预计宏观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尤其会在上半年有明显体现。

  针对财政政策如何助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在支出端发力。当前,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预期有待进一步提振,支出政策更为有效。应通过政府支出拉动基建,增加对中低收入人群最低工资补贴,支持免除房租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扩大内需,带动产业链条和相关就业,盘活经济,改善预期。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其中,稳投资便是一项重要举措。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连续6个月加快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制造业投资增长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超过40%。

  投资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一系列政策支持。截至10月末,两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同时,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制造业投资方面,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发挥了重要撬动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明年出口增速可能下行的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仍旧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张瑜表示,明年扩大内需,投资作为重要抓手且需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必然有所侧重,基建大概率依然是发力的第一序列。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也对明年投资增长持有积极预期。他认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支撑基建投资的重要力量,对于基建投资的拉动具有持续性。同时,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也将继续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长。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推动项目加快资金支付和建设。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

  打通制约消费恢复的梗阻

  今年以来,受到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影响,部分地区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部分服务性消费总体放缓。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其中餐饮收入下降8.1%。

  稳定和扩大消费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今年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在促进汽车销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发放的消费券也起到了撬动消费的重要意义。近一段时间,“保交楼”以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助力稳定房地产消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但也要看到,消费恢复还受到一些因素制约。温彬表示,当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居民消费能力。同时,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偏高,消费意愿有待提振。陈兴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叠加居民财产和收入增长乏力,进一步影响了消费恢复。

  谈及如何扩大消费,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从扩内需角度来看,扩消费很重要的着力点是在收入层面上做文章,要扩大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储蓄过高的局面。在支出端,要进行社会安全网构建,减少审慎储蓄、安全性储蓄。此外,要使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同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保障性住房等支持。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在线客服        【关闭此页
版权所有@中票信用增进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号楼416室
京ICP备2021039917号-1